1、電纜目前采用的敷設方法可分為幾類?
答:(1)人工敷設,即采用人海戰術,在一人或多人協調指揮下,按規定進行敷設;
(2)機械化敷設,即采用滾輪、牽引器、輸送機,通過一同步電源進行控制,比較安全;
(3)人工和機械相結合,有些現場由于轉彎較多,施工難度大,全用機械較困難,所以采用此法。
2、控制二次回路接線應符合哪些要求?
答:(1)按圖施工接線正確;
(2)導線的電氣連接應牢固可靠;
(3)盤柜內的導線不應有接頭,導線芯線應無損傷;
(4)電纜芯線端部應標明其回路編號,編號應正確,字跡清晰且不易脫色;
(5)配線應整齊、清晰、美觀,導線絕緣應良好、無損;
(6)每個接線端子的每側接線宜為一根,最多不得超過兩根。
3、電纜排管有何要求?
答:(1)排管頂部至地面距離,在廠房內為0.2m,人行道下為0.5m,一般地區為0.7m;
(2)在變更方向及分支處均應裝置排管井坑,長度超過30mm時也應加設井坑;
(3)井坑深度不小于0.8m,人孔直徑不小于0.7mm;
(4)排管應有傾向井坑0.5%~1%的排水坡度。
4、對于電纜導體連接點的電阻有何要求?
答:要求連接點的電阻小而且穩定,連接點的電阻與相同長度、相同截面的導體之比值,對于新安裝的終端頭和中間頭,應不大于1;對于運行中的終端頭和中間頭這個比值不應大于1.2。
5、電纜接頭和中間頭的設計應滿足哪些要求?
答:應滿足的要求有:
(1)耐壓強度高,導體連接好;
(2)機械強度大,介質損失??;
(3)結構簡單,密封性強。
6、什么是電纜故障?有幾種常見的類型?
答:電纜故障是指電纜在預防性試驗時發生絕緣擊穿或在運行中,因絕緣擊穿、導線燒斷等而迫使電纜線路停電的故障。常見的故障有接地故障、短路故障、斷線故障、閃絡性故障和混合型故障等。
7、如何處理電纜線路的單相接地故障?
答:電纜線路單相接地故障一般來說,電纜導體的損傷只是局部的,如果屬于機械損傷,而故障點附近的土壤又較干燥時,一般可進行局部修理,加添一只假接頭,即不將電纜芯鋸斷,僅將故障點絕緣加強后密封即可。
8、電力電纜在敷設前應進行哪些試驗和檢查?
答:敷設前應檢查電纜的型號、規格及長度是否符合要求,是否有外力損傷,低壓電纜用1000V兆歐表遙測絕緣電阻,阻值一般不低于10MΩ,高壓電纜用2500V兆歐表搖測阻值一般不抵于400MΩ。
9、主廠房內敷設電纜時一般應注意什么?
答:在主廠房內敷設電纜時一般應注意:
(1)凡引至集控室的控制電纜宜架空敷設;
(2)6KV電纜宜用隧道或排管敷設,地下水位高處亦可架空或用排管敷設;
(3)380V電纜當兩端電纜在零米時宜用隧道、溝或排管,當一端設備在上、一端在下時,可部分架空敷設,當地下水位較高時,宜架空。
10、電力電纜的內屏蔽層與外屏蔽層各在什么部位?采用什么材料?有何作用?
答:為了使絕緣層和電纜導體有較好的接觸,消除導體表面的不光滑引起的導體表面電場強度的增加,一般在導體表面包有金屬化紙或半導體紙帶的內屏蔽層。為了使絕緣層和金屬護套有較好的接觸,一般在絕緣層外表面包有外層屏蔽層。外屏層與內屏層的材料相同,有時還外扎銅帶或編織銅絲帶。
11、簡述環氧樹脂復合物的構成及性能。
答:環氧樹脂復合物由環氧樹脂加入硬化劑、填充劑增韌劑和稀釋劑組成。具有以下性能:
(1)有足夠的機械強度;
(2)電氣性能優良;
(3)電氣性能穩定;
(4)與有色金屬有足夠的黏附力;
(5)耐腐蝕性好;
(6)戶外使用時,耐雨、耐光、耐濕熱。
12、單芯電纜護套一端接地方式中為什么必須安裝一條沿電纜平行敷設的回流線?
答:在金屬護套一端接地的電纜線路中,為確保護套中的感應電壓不超過允許標準,必須安裝一條沿電纜線路平行敷設的導體,且導體的兩端接地,這種導體稱為回流線。當發生單相接地故障時,接地短路電流可以通過回流線流回系統中心點,由于通過回流線的接地電流產生的磁通抵消了一部分電纜導線接地電流所產生的磁通,因而可降低短路故障時護套的感應電壓。
關注公眾號
0731-88353828